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惡之華》創作自述


文/秦Kanoko 日文翻譯/林于竝


只能一步一步地下降,在主觀上飛越是無法產生的。往下、再往下,下降到根部的根部,朝向花不開的地方,朝向被暗黑充滿的所在,在那裡,有萬物之母,有存在的原點,有原初創發的能量。即使對於梅菲斯特而言,都是「異端之民」,那裡是無法一次抵達的「另一個地獄」。
­­­ —­­­—­­­—谷川雁­­­—­­­—­­­—

(2006 <天然之美>,陳又維攝)

有台灣人曾經到訪過太平洋戰爭末期沖繩戰役的戰亡者紀念碑嗎?在二十萬人的戰死者的名單當中,有十幾個台灣人的名字被刻在裡面。依照日語五十音的發音順序,被刻在最前面的是一個叫做「阿乞食」的名字。是因為這個人所從事的「行業」?還是對此人有印象的什麼人,在他死後給他所取的名字?關於這點我毫無所知,但是從名字上的「阿」字來看,日本人並沒有取這個名字的習慣,所以這個名字應當是由台灣人所取的吧!這個名字與戰死的沖繩人一起,被刻在遠眺沖繩海面的高台,幾片重疊並排的花崗岩上面。

在前面的,是那些被強制徵調到沖繩,然後客死異鄉的三萬名朝鮮人的紀念碑,以朝鮮墳墓的造型矗立著。在這些戰死者當中,有不少是朝鮮籍慰安婦。

在將近二十萬的沖繩戰役死歿者當中,只執著於一個人的名字,並對那個人投注特別的關心,這到底有什麼意義,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而且,對於台灣人而言,這應當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無視於台灣人的感受,執意挖掘出「阿乞食」的死,這件事本身也許是個錯誤。更何況,雖然說是挖掘,但卻不見得會讓我們對於這個人物能有更具體的了解。但是,「阿乞食」佔據了我,或者說是我佔據了「阿乞食」,我開始追尋著這個名字的足跡,一步步地邁出腳步。

沖繩在原本是琉球王朝,與中國、日本都締結有朝貢關係。1871年沖繩的宮古島居民漂流到台灣南部,與台灣原住民發生衝突,爆發「牡丹社事件」。明治政府利用這個事件與清朝展開談判,促成清朝承認日本對於琉球的領有權。日本首先廢琉球國改立琉球藩,最後終於在1879年派兵入侵琉球,設置沖繩縣。琉球從此成為日本領土的一部份。這是在日本開始崛起,企圖加入歐洲帝國主義行列的時代。

「阿乞食」橫渡東海,應當是在日本統治台灣的時期。「阿乞食」在怎樣的情況下來到了沖繩?以及與沖繩的人們產生怎樣的關係?還有,乞食這種身分在戰火下如何活著?以及如何的死去?

沖繩是太平洋戰爭當中唯一的陸上戰場。有「鐵的風暴」之稱的美軍砲擊造成了約二十萬的死者。算起來島上居民三人當中就有一人在砲擊當中死去。從戰敗到1974年回歸為止,沖繩都在美國的占領之下。在回歸日本之後,因為美軍的駐軍沖繩全部面積的10.7%被佔用為美軍基地,正如「島在基地當中」般的情況。而且,日本全國的美軍基地中75%集中在沖繩。自從沖繩併入日本國族國家的框架之後,就一直暴露在國家暴力當中。

在近代以前,「乞食」被當作是「正當的行業」,在其背後的,是叫做「惡所」的場域,做為他們的地盤。在古代從事藝能表演活動的,主要是一群沒有擁有土地的下層民眾。祈禱好運來到,被稱做「祝言人」的,就是被冠上「乞兒」這個字眼。所謂「祝言人」,包含著代替神明說出祝福的話語的人,以及站在門口乞討食物的人,這兩個雙重意義。

到了中古時期,藝能開始與寺廟產生緊密的關係,寺廟神社成為藝能公演的場所。許多有名的神社寺廟擁有自己的藝能表演團體。以讚頌神佛的功德,宣揚信仰的道路等宗教活動做為表面名義,藝能團體為了興建廟宇或修繕佛像等名目之下舉辦稱做「勸進」的募款表演。因為在市街上,這些身分不明居無定所的「化外之民」顯得太過招搖,所以「河原(河岸)」成了常設性的藝能表演場所。自古以來,「河原(河岸)」也是埋葬死者的地方,以及喪禮儀式舉行的地點,因此被視為與冥界交會的土地。這也是藝能表演者被稱為「河原乞食(河岸的乞丐)」的原因。

進入近世時期之後『惡所』開始形成。在江戶時代,娼妓或者藝能者,因為他們身處於社會秩序之外,所以被稱為「制外者(化外之民)」。這些「制外者(化外之民)」所活躍的花柳巷、戲棚以及賤民聚落等地方被稱為『惡所』。『惡所』與近世時期以身分制度所區隔的居住區域不同,獨自發展成為特異的都市空間。那是一個跨越身分上的限制,包括異端份子在內,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進出的特殊場域,與當地的社區脈絡無關的,非日常的空間。以及,在這帶著過渡性與邊緣性的區域當中,「混沌」不斷增殖,妓女成為崇拜的對象,人倫秩序倒轉。在『惡所』當中,制度化的「秩序」被破壞,從內部瓦解現有體制的各種因素被聚集累積,在這裡蘊藏著成為反權力、反體制堡壘的可能性。

在明治政府制定全國性戶籍制度之際,從前的賤民階級同時也被納入成為平民籍。1871年公布賤民解放令,同時也對於藝能者以及漂泊民等,在戶籍制度之外的「流民」進行徹底的取締。從此時開始了最嚴格的歧視與排除的歷史。

(2006<天然之美>,陳又維攝)


承接三年前的表演,我們即將進行表演活動的樂生療養院,是進入現代之後,國家為了推進現代化,在對於漢生病錯誤的政府政策底下,長達半世紀以上對於漢生病患者進行排斥與隔離的場所。對於院民而言,那裡是殘酷的排除與歧視的歷史,但是,這個地方不正是最合乎『惡所』的性格嗎!伴隨著捷運路線的擴張,院民居住的區域大部分都被拆除。自救會曾挺身捍衛,象徵著抗爭的納骨塔也被從整個的山丘夷為平地。長達數年的抗爭運動動員了許多學生、勞工、小孩與母親們、知識份子或藝術家。這種多樣性與對於混沌性的接納是一種現代的奇蹟。這點道出了做為反權力、反體制堡壘的樂生療養院,它的『惡所』本質。我們以保留樂生院區為目標而展開的藝術表演行動,在失去做為堡壘的大樹之後結束了抵抗的形式。雖然最後的堡壘似乎已被瓦解,但是我們仍然不需要將自己屈身於制度或體制之中。最後的堡壘就在我們自己的身體當中,讓自己貧乏的身體成為<惡>的居所,在野地當中開出<惡之華>。舞者的身體,是連結著今世與彼岸之間的河岸。

演出所舉行的場所,是在山上新建的納骨塔邊,在腳下俯看現在已被削為平地的樂生院舊居住區的遺跡。在這八年當中有一百五十位院民死去。那些雖已死去,但是尚未能夠移住到新納骨塔的院民的靈魂,我打算將這次演出獻給他們,作為類似台灣傳統廟會的祭典儀式。死者們當然也會來參與,由衷地歡迎他們的聚集。對於活著的人而言,但是這依然是個祭典的空間。我希望可以很熱鬧地來舉辦它。

今年的中元節,在朋友的帶領之下,我初次參加「放水燈」的儀式。儘管一場突然的大雨,流放到海上的燈籠,與被打到岸邊的白骨般的漂流木形成明顯的對照。燈籠是獻給死者的靈魂,而漂流木是死者的白骨。這讓我想起葬身於連結沖繩與台灣的這個弧狀內海當中的無數的死者。也讓我想起這個點點相連的島群,那位安眠在島群彼端的『阿乞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